本则
拼音:běn zé
注音:ㄅㄣˇ ㄗㄜˊ

本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言基本原则。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基本原则。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举国之人,而持一伪字以相往来,则亦成一虚伪泡幻之国而已。本则先拨,虽无外侮之来,亦岂能立於天地间耶?”

网络解释:

本则

  • 本则,拼音běn zé,是一个汉语词语
  • 1、指基本原则。
  • 2、本身的规则。
  • 例句:漩涡的本相本则是可以描述的。
  • 【释义】: 本相,本身的面貌;本则,本身的规则。
    • 1、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也。
    • 2、同英国相比,雨伞在日本则大相异趣。
    • 3、在印度尼西亚,这一成本则是人均收入的两倍以上。
    • 4、另一种版本则是,有一回,吕洞宾座下的柳仙下凡,到剃头店里去混闹,叫他们剃头;那头发只管随剃随长,足足剃了一整天,还剃不干净。
    • 5、日本则最低,约二十二个妇女和二十四个男子。 ()
    • 6、犹如隧道尽头的亮光,本则新闻为英国生意萧条的零售商带来了欣慰。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
    • 注音ㄗ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JH
    • 五行

    (1)(名)规范。

    (2)(名)规则。

    (3)(动)效法。

    (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

    (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

    (8)(连)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