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阔
拼音:miàn kuò
注音:ㄇ一ㄢˋ ㄎㄨㄛˋ

面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看重,重用。

引证解释:

⒈ 比喻看重,重用。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你着喒归顺他隆準的君王较面阔。你这里怕不有千般的揣摩。”

网络解释:

面阔

  • 中国建筑的专用名词,用以度量建筑物平面宽度的单位。中国古代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间的宽度称为面阔。
    • 1、当年的地安门上铺黄琉璃瓦,下面红色墙身,面阔七间,中间开三个方形门洞,寓意天圆地方。
    • 2、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北岸,位于中海西岸北部,阁高两层,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前有五间卷棚歇山顶抱厦。
    • 3、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目光如炬,肩臂启动,象个活的一般。 
    • 4、根据学者复原,隋乾阳殿面阔、进深均为故宫太和殿之一点五倍左右,高度约为五十米,也有太和殿的一点四倍,比之唐大明宫含元殿还要宏壮。
    • 5、前殿三间,后两层楼,面阔三间,均为筒瓦硬山卷棚顶箍头脊。
    • 6、它坐西南面东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五架梁,前檐有明廊,后檐带单步梁,土坯墙,硬山灰瓦顶,脊施有吻、兽。

    字义分解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kuò
    • 注音ㄎㄨㄛ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ITD
    • 五行

    (1)(形)(面积)宽;广阔

    (2)(形)阔绰;阔气;有钱:摆~|他~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