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园子
拼音:xì yuán zi
注音:ㄒ一ˋ ㄩㄢˊ ㄗˇ

戏园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戏园子xìyuánzi

(1) 旧称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

theatre

引证解释:

⒈ 见“戏园”。

国语词典:

旧称演戏的场所。

网络解释:

戏园子

  • 清末民出,随着现代建筑、房地产、电灯等行业的发展,随着租界内新商业街的进一步繁荣,特别是随着天津戏曲舞台的兴盛。茶园已经不再适应戏曲演出的需要,改建和新建的娱乐演出场所------戏园出现。
    • 1、戏园子里的环境嘈杂,卖香烟、瓜子、花生、糖果的小贩穿梭往来,经常不断兜售。
    • 2、梅兰芳出生在戏园子极为集中的正阳门外李铁拐斜街,家人给他取名澜,字畹华,乳名则叫他群子。 
    • 3、那时戏园子里除有捧角儿的乱喊叫外,前台还出现了“三行”,即茶水行、小卖行、手巾把行。
    • 4、关于这件事,邵震里里外外都查了个遍,戏园子里看的是和庆班当红花旦方菱花的戏。
    • 5、可张泽羽又不忍让俩徒弟在车外冻着,就在把他俩和吕贤熙的母亲先送到三不管,找了家带包厢的戏园子,让他们在这一边看戏一边等着。
    • 6、旧时那些名角儿大腕儿在戏园子散场后总会来一碗扣碗酪。

    字义分解

    • 拼音xì,hū
    • 注音ㄒㄧˋ,ㄏㄨ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CAT

    1.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1. 〔於(wū)戏〕同“呜呼”。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LFQV
    • 五行

    (1)(名)(~子、~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果~|~艺。

    (2)(名)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动物~。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