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钱
拼音:fǎ qián
注音:ㄈㄚˇ ㄑ一ㄢˊ

法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指形式﹑币材﹑重量等合于法定标准的铸币。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形式、币材、重量等合于法定标准的铸币。

《汉书·食货志下》:“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
颜师古注:“法钱,依法之钱也。”
《文物》1965年第1期:“所谓法化、法钱就是合乎政府规定标准(包括形式、币材、重量)的铸币。”

网络解释:

法钱

  • 法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ǎ qián,是指古代形式、币材、重量等合于法定标准的铸币。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GT
    • 五行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