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ě miàn |
注音: | ㄊ一ㄝˇ ㄇ一ㄢˋ |
铁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黑脸。
喻指刚直无私的人。
比喻刚直﹑不徇私情。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
引《晋书·朱伺传》:“夏口之战, 伺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
《南史·贼臣传·侯景》:“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守玉璧,城中出铁面, 神武使元盗射之,每中其目。”
⒉ 黑脸。
引宋苏轼《真兴寺阁》诗:“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赬。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稜。”
⒊ 喻指刚直无私的人。
引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则除是包龙图,那个铁面没人情。”
⒋ 比喻刚直、不徇私情。参见“铁面御史”。
引清方文《送马倩若令阳江》诗:“君家柱后惠文冠,铁面霜威草木寒。”
原注:“倩若祖蓼初公曾为御史,劾权相。”
《黑籍冤魂》第四回:“不料这林大人竟是铁面无情,一些贿赂也不能搞。”
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这本是很看得起我,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可算是相当公平,但我由于自己的洁癖,铁面拒绝了。”
国语词典:
铁制的面具。
如:「铁面无私」、「铁面无情」。
网络解释:
铁面 (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
- 1、刑事审判,打击犯罪,他铁面无私,坚守正义本色;追缴赃款,心系群众,他倾心尽力,诠释司法为民。
- 2、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当定规立矩的“明白人”、执法执纪的“铁面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不搞特殊,从而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 3、郑龙很快在组织部中以铁面无私和勤勤恳恳,作认真出名了,而这时李翀却来找他了,说是要重新讨论作分配的问题。
- 4、谁?是谁在说话?铁面黑脸,眉心有个月牙儿,断案如神,这是大众心中的的包拯形象。
- 5、力争让每个领导党员干部当守规的带头人、执规的铁面人,有力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 6、在计量审核时,为了确保精确,刘波坚持每期都到现场复核已完程量,对于不合格和虚报的程实体坚决不予计量,被大家称为“铁面人”。
字义分解
- 拼音tiě
- 注音ㄊㄧㄝˇ
- 笔划10
- 繁体鐡
- 五笔QRWY
- 五行金
(1)(名)金属元素;符号Fe;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生~|熟~。
(2)(名)指刀枪:手无寸~。
(3)(形)形容坚硬;坚强:铜墙~壁|~人。
(4)(形)形容强暴或精锐:~蹄|~骑。
(5)(形)形容确定不移:~案如山。
(6)(Tiě)姓。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