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ài zǐ |
注音: | ㄊㄞˋ ㄗˇ |
词性: | 名词 |
太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子
(1) 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周时天子及诸侯之嫡长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 秦因之。 汉天子号皇帝,故其嫡子称皇太子。 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称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术。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称皇太子,亲王之嫡子称世子。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帝王后妃·太子》。
国语词典:
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周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也称为「世子」。秦朝因之。汉时则改称皇太子。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有称太子的。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称为「皇太子」,而亲王之嫡子则统称为「世子」。《西游记.第三七回》:「我本宫有个太子,是我亲生的储君。」也作「大子」。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太子 (漫画《古惑仔》人物)
太子 (汉语名词)
- 1、黑枣对太子最后说的话。
- 2、琼说母亲年老,不打算远行,太子也坚持他留下,于是没有远行。
- 3、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非圣太子之过也。
- 4、三太子哪吒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三头六臂的本领。
- 5、玄烨从小聪明学,又是皇太子,所以名正言顺的继承了皇位。
- 6、在太子港市,病例报告出现上升的社区有:家乐福、太阳城、德尔马斯、肯斯科夫、佩蒂翁维尔和泰巴尔。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4
- 繁体太
- 五笔DYI
- 五行火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太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