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笺
拼音:bā jiān
注音:ㄅㄚ ㄐ一ㄢ

巴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蜀地产的一种优质纸。

引证解释:

⒈ 蜀地产的一种优质纸。

唐杜甫《寄高使君岑长史》诗:“荆玉簪头冷, 巴牋染翰光。”
仇兆鳌注:“《纸谱》:蜀牋纸,尽用蔡伦法,有玉版、贡餘、经屑、表光之名。”
唐李商隐《宫中曲》:“巴牋两三幅,满写承恩字。”

网络解释:

巴笺

  • 巴笺是词语,拼音bā jiān ,释义为蜀地产的一种优质纸。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ㄚ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CNHN
    • 五行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GR
    • 五行

    (1)(名)注解:~注。

    (2)(名)写信或题词用的纸:信~|便~。

    (3)(名)信札。

    (4)注释:~注。

    (5)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

    (6)书信:~札。~牍。华~。

    (7)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