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理
拼音:shū lǐ
注音:ㄕㄨ ㄌ一ˇ

疏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疏理shūlǐ

(1) 阐明义理,分辨事理

explain

(2) 整理;清理

疏理典籍
sort ou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踈理”。

⒉ 纹理粗糙。

《周礼·考工记·轮人》:“凡斩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

⒊ 指皮肤粗。

《素问·异法方宜论》:“故其民皆黑色踈理,其病皆为痈疡。”
《汉书·晁错传》:“杨粤之地少阴多阳,其人疏理,鸟兽希毛,其性能暑。”

⒋ 修整。

唐白居易《池畔》诗之一:“结构池西廊,疏理池东树。”
宋苏轼《凤鸣驿记》:“其治扶风也,视其卼臲者而安植之,求其蒙茸者而疏理之。”

⒌ 分别处理。

《旧唐书·文宗纪下》:“丁丑,以旱命京城诸司疏理繫囚。”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夏,四月,己丑朔,詔诸州长吏洁除牢狱,疏理淹繫,有疾病及贫乏者,疗治资给之。”

⒍ 文章的思路脉络不严密紧凑。

⒎ 亦作“踈理”。阐明义理;分辨事理。

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今夫文章者,有逮下之体,有达上之体,有疏理之体,有致用之体。”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一》:“‘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以下,意分两支,但圣人説成一片耳……岂若后世文人,必分支立柱,以自为疏理哉?”

国语词典:

疏通整理。

词语翻译

英语
to clarify (disparate material into a coherent narrative)​, to marshal an argument

网络解释:

疏理

  • 疏理:中医名词。指腠理粗疏。《素问·异法方异论》:“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 1、可惜的是他没有把他的观点仔细疏理编集成册,以飨读者。
    • 2、于是,羿要到河水那里看看,到底河水是什么原因疏理不了。
    • 3、中医相信,对风市、胆俞等穴位的按摩能疏理肝气,抵抗焦虑。
    • 4、先来让我们疏理一些朱先生近年的高言谠论。
    • 5、韩羲挠挠脑后那从不疏理的头发,咬着嘴唇,带着复杂的神情转过身…
    • 6、原因很简单,隐龙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将自己多年来所整理的知识数据库,全部重新分门别类地疏理了一遍,全部变成了梦仪可以解读的数据库。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