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杠
拼音:zhú gàng
注音:ㄓㄨˊ ㄍㄤˋ

竹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旗杆;竹竿。

引证解释:

⒈ 旗杆;竹竿。按,此指旌旗之杠。

《仪礼·士丧礼》:“竹杠长三尺,置于宇西阶上。”
郑玄注:“杠,铭橦也。”

⒉ 比喻敲诈钱财。

邹韬奋《萍踪寄语》十四:“到了之后,拿出火车票打戳子,才知道还须付二十五个列拉,等于华币六块多大洋了,三折‘优待’的名词多好听,却临时加上这样一个竹杠。”
洪深《五奎桥》:“我是堂堂正正的乡绅,何犯着去买通勾结一个乡下人,我难道自己说不服乡下人,来受他的竹杠么!”
魏金枝《任樟元和三个地主》:“自己是商量好了,只怕再来一个姓孔的,再来一笔竹杠。”

国语词典:

诈骗钱财的陷阱。

网络解释:

竹杠

  • 由枕杠和击杠组成。枕杠两根,多用楠竹制作,杠长约300厘米、杠径9厘米~10厘米。击杠八根,也用硬竹制作,杠长约340厘米、杠径4厘米~5厘米。
    • 1、一个鸡蛋要两块钱!你这不是明显是敲竹杠嘛!
    • 2、因而他招权纳贿,只敲旗人竹杠,却不受汉人苞苴。
    • 3、我的瑞士籍亲戚说,这些服务员都很老实,不会乱敲竹杠的。
    • 4、两个叁明治要叁镑?简直是敲竹杠!
    • 5、真是敲竹杠,你本不该付那么多钱的。
    • 6、要是你们想拿这件事来敲竹杠,我自然也没办法。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gàng,gāng
    • 注音ㄍㄤˋ,ㄍㄤ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AG
    • 五行

    gàng

    1. 一种较粗的棍子:杠子。杠杆。

    2. 在阅读或批改文字中作标记而画的粗直线。

    gāng

    1. 旗杆。

    2. 小桥。

    3. 床前横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