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菜
拼音:cù cài
注音:ㄘㄨˋ ㄘㄞˋ

酢菜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叶椭圆或卵圆形,茎膨大成瘤状,可食。用此茎加香料﹑辣椒等,腌制成副食品,为四川名产之一,现各地均有之。原产尼泊尔,唐代传入我国。通称榨菜。

引证解释:

⒈ 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叶椭圆或卵圆形,茎膨大成瘤状,可食。用此茎加香料、辣椒等,腌制成副食品,为四川名产之一,现各地均有之。原产尼泊尔,唐代传入我国。通称榨菜。

《新唐书·西域传上·泥婆罗》:“﹝贞观﹞二十一年,﹝泥婆罗﹞遣使入献波稜、酢菜、浑提葱。”

字义分解

  • 拼音cù,zuò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GTF

同「醋」。

味酸。酢梨酸枣

zuò

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 拼音cài
  • 注音ㄘ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ESU
  • 五行

(1)(名)能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种~|野~。

(2)(名)专指油菜:~子|~子油。

(3)(名)经过烹调的蔬菜、蛋品、肉类等副食品: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