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骨朵
拼音:jí lí gū duǒ
注音:ㄐ一ˊ ㄌ一ˊ ㄍㄨˇ ㄉㄨㄛˇ

蒺藜骨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的一种兵器。由西羌传入。为一长棒,棒端缀一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兵器。由西羌传入。为一长棒,棒端缀一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

《水浒传》第一〇八回:“这两个副将都蹬的七八百斤劲弩,各会使一枝蒺藜骨朵,手下有五千人马。”

网络解释:

蒺藜骨朵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UTD
  • 五行

〔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卧。果实有刺,可入药,主治头痛、风痒等。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ATQI
    • 五行

    (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绿色花;嫩叶可吃。茎长老了可以做拐杖。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duǒ
    • 注音ㄉㄨㄛ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SU
    • 五行

    (1)(名)植物的花或苞:花~。

    (2)(量)用于花和云彩等:一~花。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