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
拼音:zhì jù
注音:ㄓˋ ㄐㄨˋ

治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治国的措施。
2.备办酒食;设宴。
3.准备。

引证解释:

⒈ 治国的措施。

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宋曾巩《中书令制》:“某敏於学术,优有时材。以经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

⒉ 备办酒食;设宴。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明张煌言《北征录》:“余至,盛为治具。”
清赵翼《竹初斋中逢兰盛开宴集即事》诗:“因之腆治具,浓淡两不揜。”

⒊ 准备。

清昭槤《啸亭续录·赛诸葛》:“若使侦知我兵,预为治具,则难立克。”

国语词典:

治国必须的工具,指法令。

网络解释:

治具 (模型工具)

  •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治具可以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

    • 拼音
    • 注音ㄐㄩ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WU
    • 五行

    (1)(名)用具:农~|文~|家~|雨~|卧~|餐~。

    (2)(量)〈书〉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座钟一~。

    (3)(动)具有:~备|初~规模|略~轮廓。

    (4)(动)〈书〉备;办:~呈|~结|敬~菲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