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
拼音: | fú dì |
注音: | ㄈㄨˊ ㄉ一ˋ |
伏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儿ㄧ~面。
引证解释:
⒈ 俯伏在地上。
引《汉书·淮南厉王传》:“追念辠过,恐惧伏地。”
郭希仁《从戎纪略》:“定三部勒各学生,伏地放枪,中者数十人。”
⒉ 方言。谓本地出产的或用土法制造的。
例如:伏地小米儿;伏地面。
国语词典:
本地所出的。
如:「伏地小米儿。」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伏地
- 1、黄袍加身破敌虏,梁粟伏地哭黔首。
- 2、并据第乌达特塔巴等伏地哀恳,叩头乞命,至於泣下。
- 3、众人见得此状哪还复敢赘言,一时之间纷纷俯身伏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4、赵广不及呼喝,左手伏地,右手施展巴山派第一快刀刀式,云天坡路,以右手作刀,急急向胸前抓去,欲要击开壶嘴。
- 5、一些的混合训练包括蹲伏,提肩,晨练,弓步,伏地挺身,卧推,硬推,划船,拉单杠,等等。
- 6、王朗早设盛宴于堂内,急令军士大开城门迎之,孙策当先突入,二军后动,直上城楼,王朗视见满楼孙字大旗,慌忙伏地请罪,愿降。
字义分解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伏
- 五笔WDY
- 五行水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地
- 五笔FBN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与伏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