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裹
拼音:jīn guǒ
注音:ㄐ一ㄣ ㄍㄨㄛˇ

巾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头巾。 2.指以巾裹头。 3.谓举行冠礼。

引证解释:

⒈ 头巾。

《新唐书·裴谂传》:“﹝唐宣宗﹞取御奩果以赐, 諗举衣跽受。帝顾宫人,取巾裹赐之。”

⒉ 指以巾裹头。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路侍中巖,风貌之美,为世所闻……善巾裹, 蜀人见必效之,后乃翦纱巾之脚,以异於众也。”
宋范成大《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之四:“起傍东窗手把书,华颠种种不禁梳。朝餐欲到须巾裹,已有重来晚市鱼。”

⒊ 谓举行冠礼。

宋王巩《闻见近录》:“前人每子弟及冠,必置盛饌,会乡党之德齿,使将冠者行酒,其巾裹如唐人之草裹,但繫其脚於巾者。酒行,父兄起而告客曰:‘某之子弟仅于成人,敢有请。’将冠者再拜,右席者乃焚香善祝,解其繫而伸之。冠者再拜谢而出,自是齿于成人,冠服遂同长者,故谓之巾裹,亦古之冠礼也。”

网络解释:

巾裹

  • 巾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jīn guǒ,指以巾裹头。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HK
    • 五行

    (名)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手~|毛~|头~|围~|领~|枕~。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JSE
    • 五行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