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宪
拼音:qiān xiàn
注音:ㄑ一ㄢ ㄒ一ㄢˋ

佥宪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佥都御史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 僉都御史的美称。

《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陈多寿官至僉宪, 朱氏多福恩爱无比,生下一双儿女,尽老百年。”
顾学颉校注:“古时称御史为宪台。 明代,都察院设有左右僉都御史,所以称为‘僉宪’。”

网络解释:

佥宪

  • 佥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qiān xiàn,意思是佥都御史的美称。明代以后,用此称呼居多。
  •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GIF
    • 五行

    (1)(副)〈书〉全部;都:~同。

    (2)(动)同“签”:~同。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TFQ
    • 五行

    (1)(名)〈书〉法令:~令。

    (2)(名)宪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