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火
拼音:yú huǒ
注音:ㄩˊ ㄏㄨㄛˇ

余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余火yúhuǒ

(1) 尚未燃尽的微火

ember

引证解释:

⒈ 按,大火,即心宿。夏历五月黄昏,大火见于正南方,方向正位置最高;夏历七月之后,星位逐渐西降,知暑尽秋至。后因称西降的大火星为“餘火”。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
南朝梁沉约《梁甫吟》:“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高窗仄餘火,倾河驾腾参。”

网络解释:

余火

  • 余火,读音为yú huǒ,汉语词语,指西降的大火星。夏历七月之后,星位逐渐西降,知暑尽秋至。
    • 1、若要与朋友野炊,请到景区指定区域内进行,离开时应灭尽余火,以免引发火灾。
    • 2、游客可到景区指定区域内野炊,离开时应该灭尽余火、清理杂物,不留“火种”。
    • 3、火灾扑灭后火场上常有余火,特别是树根、枯立木、病腐木、倒木上的余火一时不易熄灭,同时,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火,一遇大风,就会复燃。
    • 4、恶魔给了他一把余火,去照亮寒冷的黑夜。
    • 5、在乔治亚州一家食糖炼制厂仍有余火的废墟中,消防员发现了三尸体。
    • 6、争竞的人煽惑争端,就如余火加炭,火上加柴一样。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U
    • 五行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