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塞
拼音:yǎn sāi
注音:一ㄢˇ ㄙㄞ

偃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禁闭。

引证解释:

⒈ 禁闭。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今濮州有偃朱城,一云丹朱城,学者又云舜偃塞丹朱之所,遂谓之偃朱城,误也。”
明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一出:“前日虞帝囚了唐帝,又偃塞胤子丹朱,不许与父相见,是何道理?”

网络解释:

偃塞

  • 偃塞,读音是yǎn sāi,汉语词语,释义是禁闭的意思。
  •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AJV
    • 五行

    (1)(动)〈书〉仰面倒下;放倒:~松|~卧。

    (2)(动)〈书〉停止:~旗息鼓。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