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怠
拼音:yōng dài
注音:ㄩㄥ ㄉㄞˋ

庸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常用作自谦词。 2.指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的人。

引证解释:

⒈ 谓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常用作自谦词。

唐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寞。”

⒉ 指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的人。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夫圣人之言……或立教以进庸怠,或言命以穷性灵。”
吕向注:“圣人立教有《诗》、《书》、《礼》、《乐》,以进中庸嬾墯之人。”

网络解释:

庸怠

  • yōng dài ㄩㄥ ㄉㄞˋ
  • 庸怠
  • (1).谓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常用作自谦词。 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寞。”
  • (2).指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的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夫圣人之言……或立教以进庸怠,或言命以穷性灵。” 吕向 注:“圣人立教有《诗》、《书》、《礼》、《乐》,以进中庸嬾墯之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VEH
    • 五行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KNU
    • 五行

    (1)(形)懒惰;松懈:懈~。

    (2)(动)轻慢:~慢。

    (3)(名)疲倦: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