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é píng |
注音: | ㄏㄜˊ ㄆ一ㄥˊ |
词性: | 形容词 |
和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和平
1. 以不存在大的战争和国际事务的普遍稳定为其特征的国际历史时期。
2. 政府之间互相友好;没有战争的状态。
和平
1. 非暴力的;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2. 指没有敌对、争端或骚乱的。
3. 没有战争的。
4. 心平气和,和洽安宁;温和的;不猛烈的。
引证解释:
⒈ 政局安定,没有战乱。
引《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汉书·王商传》:“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
老舍《四世同堂》二七:“中国人是喜欢和平的。”
⒉ 温和;和顺。
引《荀子·君道》:“血气和平,志意广大。”
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和平而有立。”
宋曾巩《洪渥传》:“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
沙汀《还乡记》七:“﹝冯大生﹞外表和平老实,一惹毛了,气性可并不小。”
⒊ 和谐;和睦。
引汉焦赣《易林·蒙之小畜》:“阴阳顺叙,以成和平。”
《魏书·高宗纪》:“上下和平,民无怨谤。”
清吴伟业《赠文园公》诗:“君臣朋友尽和平,四海熙熙致清晏。”
⒋ 谓乐声平和,和顺。
引《国语·周语下》:“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
《老残游记》第十回:“凡箜篌所奏,无和平之音。”
⒌ 平静安定。
引郁达夫《迷羊》:“我的稍稍恢复了一点和平的心里,这时候又起起波浪来了。”
巴金《春》八:“海臣正和平地酣睡着。”
谓乐声平和,和顺。 《国语·周语下》:“夫有龢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
国语词典:
和洽安宁。
如:「促进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和平 (汉语词语)
- 1、我们不但善于破坏旧世界,还善于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幸福的新世界。
- 2、人们盼望看到祖国早日和平统一,两岸亲人得到团圆。
- 3、芸芸众生都是希望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
- 4、保持国内长期稳定,争取世界持久和平。
- 5、当今世界处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但我们要安不忘危,做反和平演变与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 6、我们将与世界人民一道维护世界和平。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与和平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