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é shì |
注音: | ㄏㄜˊ ㄕˋ |
和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又称和氏
得玉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和武王。
指怀才不遇之人。
借指美玉。
引证解释:
⒈ 以诳欺罪,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楚文王,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
引楚人卞和 (又称和氏 )得玉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和武王。使玉工辨认之,均曰:“石也。”
事见《韩非子·和氏》。后以“和氏”指识才之士。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和氏而后识焉。”
⒉ 指怀才不遇之人。
引唐刘得仁《送友人下第归省》诗:“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⒊ 借指美玉。参见“和氏”。
引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
参见“和氏璧”。即和氏。《吕氏春秋·异宝》:“以龢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汉书·叙传上》:“宾又不闻龢氏之璧韞於荆石, 随侯之珠藏於蜯蛤虖?”
国语词典:
楚人卞和,曾为献璧而被刖去双足。
- 1、战国有两件宝物,一件是举世闻名的和氏璧,另一件为隋侯之珠。
- 2、传说中东方大陆有个叫卞和的人在开山时发掘出了一块玉石,后来被人叫做和氏璧,史记中有传,和氏璧乃天下所共传之宝。
- 3、近有传言和氏壁在洛阳出现,想如今洛阳城中必是风虎云龙,此间办完一些琐事后,秦某有意往东都洛阳一行。
- 4、蔺相如机智地从秦王手中夺回了无价之宝和氏璧。
- 5、几经周折,始皇一统天下,多方搜求,最后寻得和氏璧。
- 6、文王听了和氏的话后,就派人把玉匠找来,命令玉匠把玉石凿开,一看果然是一块真的玉石。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与和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