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之躯
拼音:qī chǐ zhī qū
注音:ㄑ一 ㄔˇ ㄓ ㄑㄨ
词性: 成语

七尺之躯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七尺之躯qīchǐzhīqū

(1) 成年男子的身躯

body

网络解释:

七尺之躯

  • 战国时期赵国大思想家荀子特别注重学习,他对学习有独到看法,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然后才能得其精华,他举例说如果刚听到别人的一些谈话,不加思考与分析,就立即夸夸其谈说出去,就不能用学问来修养这七尺之躯。
    • 1、那么白飞云虽然不自量力,也当先退安宇、呼兰贼子,再以这七尺之躯阻挡大人继续前进!
    • 2、只见其原本不过尺许长的身体不断增长,几息之间便化作七尺之躯,同时面容一阵模糊,幻成一中年男子的模样,金芒环身,变作一件橙色袈裟。
    • 3、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 4、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 5、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张起灵在心里说,下辈子无论你是谁,无论还有没有战争和党派之别,我护你到底。君子在野。
    • 6、善良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最初的的纯洁。善良是一种“花落花飞花满天,红销香逝有谁怜”黛玉葬花的善心。善良是一种“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李剑英的奉献。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AGN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 拼音chǐ,chě
    • 注音ㄔˇ,ㄔㄜ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I
    • 五行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ㄑ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MDQ
    • 五行

    (名)身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