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āng shāng |
注音: | ㄕㄤ ㄕㄤ |
汤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汤汤
(1)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2) 广大貌;浩茫貌
(3) 形容非常流利
引证解释:
⒈ 动荡。汤,通“荡”。
引明宋濂《凝道记·终胥符》:“今四海汤汤,未知所底定,先生之辙迹将安之乎?”
⒉ 水流盛大貌。
引《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传:“汤汤,流貌。”
《诗·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毛传:“汤汤,水盛貌。”
《后汉书·班彪传》:“迺流辟雍,辟雍汤汤。”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水,汤汤若动,使观者有浩然之气。”
吴伯箫《北极星·歌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
⒊ 广大貌;浩茫貌。
引南朝梁沉约《梁鼓吹曲·木纪谢》:“仁荡荡,义汤汤。”
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
唐陈子昂《春台引》:“感伤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汤汤。”
宋叶适《治势》:“故其势之至也,汤汤然而莫能遏。”
⒋ 疾去貌。
引《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王逸注:“风为号令,言君命宽则风舒,风舒则己徘徊而有还志也;令急风疾,则己惶遽欲急去也。”
⒌ 流畅貌。
引《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
⒍ 流水声。
引宋王禹偁《潘阆咏潮图赞》:“吴山未泐, 浙江未枯,汤汤潮声,与诗名俱。”
宋范成大《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诗:“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沈从文《从文自传·辰州》:“不过这船舱里舱板也没有,上面铺的只是一些稀稀的竹格子,船摇动时,就听到舱底积水汤汤的流动,到夜里怎么睡觉?”
国语词典:
水流盛大的样子。
网络解释:
汤汤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汤汤 (词语释义)
- 1、烟波浩渺,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2、它“烟波浩渺,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3、八十万呐!从武昌浩浩汤汤沿江东下,投鞭断流,气势雄壮。
- 4、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任其发展,恐成“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局面。
- 5、长空苍苍,沂水汤汤,昔我英魂,逝彼不忘。风间落雪,板上残霜,昔我同袍,遗骨留香。天下归元。
- 6、黑雾出现的十分突兀,仿佛是凭空出现,黑雾中,一只巨大的兽爪探出,遮天蔽日,浩浩汤汤向蔚蓝色的地球抓来。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