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阙
拼音: | wèi què |
注音: | ㄨㄟˋ ㄑㄩㄝˋ |
魏阙的意思
词语解释:
魏阙
(1) 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
引《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唐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魏闕何由到, 荆州且共依。”
清金农《吴江朱志广下第后闻作粤西山水之游》诗之一:“席帽奚伤落羽悲,晓辤魏闕又天涯。”
国语词典:
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示法令的地方。后亦作为朝廷的代称。《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网络解释:
魏阙
- 1、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
- 2、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
- 3、某守晋阳,驰心魏阙,授手濡足,拯溺救焚。
- 4、这后一句话,可以理解成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倒不一定是心存魏阙那样的理想。
- 5、盛道友担心魏阙星的安危,碧倾佩服,那就我留下来,让我师弟回去一趟吧?
- 6、即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之下,托薛萝以射利,假岩壑以钓名,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山移》见诮,海鸟兴讥,无足多也。
字义分解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17
- 繁体魏
- 五笔TVRC
- 五行木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部和河北南部等地。
(2)(名)三国之一。
(3)(名)北魏。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