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士
拼音: | qīng shì |
注音: | ㄑ一ㄥ ㄕˋ |
卿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卿﹑大夫。后用以泛指官吏。
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引证解释:
⒈ 指卿、大夫。后用以泛指官吏。
引《书·牧誓》:“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
孙星衍疏:“大夫卿士不云卿大夫士,盖以此士,卿之属也。”
《史记·宋微子世家》:“殷既小大好草窃姦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讎。”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国疑则询,国迁则询,议郎博士,非西官也。”
⒉ 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引《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卿士, 番维司徒。”
朱熹集注:“卿士,六卿之外,更为都官,以总六官之事也。”
《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杜预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
《史记·周本纪》:“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
国语词典:
职官名:(1) 执政的王卿。《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晋.杜预.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2) 卿大夫、士的通称。
网络解释:
卿士
- 1、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 2、昔晋、郑咨藩,入作卿士,周、召保傅,出总二南,内外之任,公实兼之。
- 3、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心亡。
- 4、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 5、在国人暴动中,虢公长父仓皇逃到了自己的封地虢国,虽然丢掉了王室卿士一职,但他仍然享受着诸侯之尊。
- 6、随后是新军佐、晋国第八正卿士燮,他对赵武的评价是从今以后你要时时警戒自己啊。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10
- 繁体卿
- 五笔QTVB
- 五行木
(1)(名)古时高级官员:~相。
(2)(名)古时君称臣。
(3)(名)古时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
(4)(名)(Qīnɡ)姓。
与卿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