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役
拼音: | yá yi |
注音: | 一ㄚˊ 一ˋ |
词性: | 名词 |
衙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衙役
(1) 衙门里的差役
英
引证解释:
⒈ 衙门里的差役。
引《文献通考·职役一》:“帝之力主免役也,知民间通苦差役,而衙役之任重行远者尤甚,特创免法。”
⒉ 指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引《儒林外史》第五回:“﹝知县﹞忙唤了几个心腹的衙役进来商议。”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他所谓的‘狗’,是指他的仇人说的,因为主任的外祖当过衙役,而这又是方府上下人等最大的忌讳。”
国语词典:
旧时官署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也作「头儿」、「头役」、「头翁」。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衙役
- 1、衙役把他拖到大堂上,不分皂白,先痛打了一顿。
- 2、所幸昔日恋人王景隆仕进八府巡抚,在太原巡视督察时发现了苏三案卷,命洪洞县起解苏三到省城复查,衙役崇公道起解苏三,路过大槐树的情景。
- 3、众衙役脸现愧色,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重要的是,这地方可没他们说话的份儿……师爷也涨红了脸,无话可说。
- 4、此时,店门外冲进一干衙役来,约有二三十人,一进来就把双方都围擒住了。
- 5、便直奔县衙,衙役通报后,武知县亲自迎出大门,二人重逢,悲喜交集。
- 6、这个祝班头是新竹县的站班的班头,是三班衙役的头目之一。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