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景
拼音: | fú jǐng |
注音: | ㄈㄨˊ ㄐ一ㄥˇ |
浮景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流动的霞光。 2.指光彩浮动。 3.指日光。 4.浮动在日光中。 5.宫廷舟名。
引证解释:
⒈ 流动的霞光。
引《文选·扬雄<甘泉赋>》:“腾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善注:“浮景,流景也。”
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遗芳结飞飈,浮景映清湍。”
⒉ 指光彩浮动。
引三国魏曹植《车渠椀赋》:“翩飘颻而浮景兮,若惊鵠之双飞。”
⒊ 指日光。
引晋张载《七哀诗》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神行埒浮景,争光溢中天。”
⒋ 浮动在日光中。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刘良注:“言先生之言启发我心……又似潜龙升天,浮於日景,我於幽泉之中,但涵照於其容暉也。”
⒌ 宫廷舟名。
引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自己乘坐高四层的龙舟, 萧皇后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
网络解释:
浮景
字义分解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浮
- 五笔IEBG
- 五行水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