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定官
拼音:shān dìng guān
注音:ㄕㄢ ㄉ一ㄥˋ ㄍㄨㄢ

删定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官名。负责修改审定律令。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负责修改审定律令。参见“删定郎”。

《旧唐书·刑法志》:“则天(武则天 )又敕内史裴居道 ……与删定官袁智弘等十餘人,删改格式,加计帐及勾帐式,通旧式成二十卷。”
宋洪迈《夷坚乙志·骆将仕家》:“淳熙癸卯, 张晋英涛自西外宗教授入为敕令删定官,絜家到都城。”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MMGJ
  • 五行

(动)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除|~繁就简。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GHU
  • 五行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