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
拼音:fǎ jīng
注音:ㄈㄚˇ ㄐ一ㄥ

法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名。战国时李悝编纂的法典。约公元前470年编成。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

国语词典:

书名。战国魏李悝撰,六篇,为我国刑法列为专篇之祖,亦为我国最古之法典。相传商鞅曾得之以相秦君。

网络解释:

法经 (中国法典)

  •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约成书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该书已失传。据《晋书·刑法志》记载,《法经》分《盗》、《贼》、《网》、《捕》、《杂》、《具》6篇。
    • 1、我们的结果为基于因子的重编程过程提供了新的范例,就是这种方法经过改进后能够成为转分化的综合平台。
    • 2、为赚取利润,购买短信群发机,在未取得短信群发许可的情况下非法经营短信群发业务最终被公诉。
    • 3、预言是人类唯一一项无法经由练习而改善的技术。马克·吐温。
    • 4、但这些名星的认证仍然无法使市肆老板摆脱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他们一直想走上一条合法经营之路,但却不知在哪里被卡住了喉咙。
    • 5、李军凭着多年执法经验,将刚要启动的吉利车叫停。
    • 6、关于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的责任追究。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