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里
拼音:míng kē lǐ
注音:ㄇ一ㄥˊ ㄎㄜ ㄌ一ˇ

鸣珂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新唐书•张嘉祐传》:“嘉祐嘉贞弟,有干略。方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后用指贵人的居处。

引证解释:

⒈ 后用指贵人的居处。

《新唐书·张嘉祐传》:“嘉祐,嘉贞弟,有干略。方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騶导盈閭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
元沉禧《踏莎行·绣床凝思》词:“綺牀脉脉如春醉。沉吟暗想玉京人,雕鞍何处鸣珂里。”
清龚自珍《汉朝儒生行》:“不结椎埋儿,不长鸣珂里。”

网络解释:

鸣珂里

  • 鸣珂里,汉字词语,拼音为míng kē lǐ,指贵人的居处。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QYG
    • 五行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

    • 拼音
    • 注音ㄎㄜ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SKG
    • 五行

    (1)(名)像玉的石头。

    (2)(名)马笼头上的装饰。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