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历
拼音:lǜ lì
注音:ㄌㄩˋ ㄌ一ˋ

律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律歷”。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律歷”。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
卢辩注:“厤以治时,律以候气,其致一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歷者,皆学通之。”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晋书四·律历》:“黄钟为万事根本,盖算数之所从出,故班书作《律厤志》,《晋书》、《北魏书》、《隋书》皆沿习不改,则迂拘甚矣。 《史记》自有《律书》、《厤书》,何尝合而为一乎?自新、旧《唐》以来,律吕自归《乐志》,厤自为志,是也。”

网络解释:

律历

  • 律历,是汉语词汇,出自《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指乐律和历法。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vfh
    • 五行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4
    • 繁体歷、曆
    • 五笔DLV
    • 五行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