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èr lài zǐ |
注音: | ㄦˋ ㄌㄞˋ ㄗˇ |
二赖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二赖子
(1) 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
国语词典:
北平方言。指游手好闲的人。
- 1、留下一逼,就算爷探出脑袋给你剁,你这条二赖子的爬虫都不知道怎么下刀。
- 2、赵本山最初皱吧中山装、瘪塌解放帽登场,表现的是当年生产队干部猥琐二赖子形象。
- 3、古时有一个懒汉叫二赖子,成天游手闲。
- 4、天麻麻亮,留下二赖子就起床贡献了笑喷。
- 5、沌沌叫住花花,挑起担子,一溜小碎步紧往地里赶,却见那二赖子已抢先一步到了地头,正跟浑浑和同村的冬子、憨憨、大头他们比手划脚地学说着什么。
- 6、阿特是个“二赖子”,常找我们要吃要喝。
字义分解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二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lài
- 注音ㄌㄞˋ
- 笔划13
- 繁体賴
- 五笔GKIM
- 五行火
(1)(动)依赖;依靠:仰~。
(2)(动)指无赖:耍~|~皮。
(3)(动)留在某处不肯走开:孩子看到玩具;~着不肯走。
(4)(动)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抵赖:事实俱在;~是~不掉的。
(5)(动)硬说别人有错误;诬赖:自己做错了;不能~别人。
(6)(动)责怪:不能~哪一个人。
(7)(动)(Lài)姓。
(8)(形)〈口〉不好;坏:今年庄稼长得真不~。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二赖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