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包办
拼音:yī shǒu bāo bàn
注音:一 ㄕㄡˇ ㄅㄠ ㄅㄢˋ
词性: 成语

一手包办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人全部办理。

个人独揽。

引证解释:

⒈ 一人全部办理。

瞿秋白《饿乡纪程》六:“我们匆匆忙忙吃了些面包,赶去结好行李,来一位日本西崽,一手包办,料理我们上了南满车。”

如:购买结婚用的家具、时装,预订结婚酒席等等,全由他一手包办。

⒉ 个人独揽。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仿佛‘称帝’‘贿选’那类事,我既在教育部,即等于全由我一手包办似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两个文件》一:“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蒋介石一手包办的分裂的‘国民大会’,此会开幕之日,即蒋介石集团开始自取灭亡之时。”

国语词典:

全由一人独力处理。如:「这次旅游的食宿、交通等问题全由陈先生一手包办。」也作「一手包揽」、「一手承运」。

网络解释:

一手包办

  • 一手包办,成语,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包办:总揽一切。独自办理。指一人独揽,不让别人插手。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三回:“你一手包揽,我只崝我的头钱。”
  • 一手包办的近反义词

    • 1、这十多间屋子,从买地皮,到建筑竣,都由他一手包办
    • 2、都什么年代了,对儿女的婚事你还一手包办
    • 3、封建社会里,由父母一手包办的婚姻,造成了无数悲剧。
    • 4、地点场所、食物音乐全都一手包办,不光她自己,每个人都会期待她的夏日婚礼的。
    • 5、她的婚姻几乎由她父母一手包办
    • 6、该饮料都是由媚姨一手包办以及采用新鲜的桔仔及沙梨,完全不加防腐剂。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bāo
    • 注音ㄅㄠ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NV
    • 五行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LWI
    • 五行

    (1)(动)办理;处理;料理:~事|~公。

    (2)(动)创设;经营:~工厂|~学校。

    (3)(动)采购;置备:~货|~酒席。

    (4)(动)惩治:~罪|严~|首恶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