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作
拼音: | gǔ zuò |
注音: | ㄍㄨˇ ㄗㄨㄛˋ |
鼓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形容声音如鼓声大作。 2.鼓舞振作。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声音如鼓声大作。
引《文选·郭璞<江赋>》:“砯巖鼓作,漰湱澩灂。”
吕向注:“砯巖,江岸坎穴也。餘皆水激射声。”
唐赵冬曦《三门赋》:“苞峦祕隒,砯其鼓作。”
⒉ 鼓舞振作。
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夫含生禀血,鼓作鬪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
宋李纲《与赵相公书》:“重念某靖康间被命宣抚两河,得兵二万,方欲有所设施,鼓作两河之人,以捍大敌。”
《朱子语类》卷一三三:“孝宗即位,鋭意雪耻,然事已经隔,与吾敌者,非亲杀吾父祖之人,自是鼓作人心不上。”
网络解释:
鼓作
字义分解
- 拼音gǔ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鼓
- 五笔FKUC
- 五行木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