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席墨突
拼音:kǒng xí mò tū
注音:ㄎㄨㄥˇ ㄒ一ˊ ㄇㄛˋ ㄊㄨ
词性: 成语

孔席墨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孔:孔子。席:坐席。墨:墨子。突:烟囱。孔子、墨子忙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座位还未坐热,烟囱还未发黑,又急急地赶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务,四处奔走,无暇休息。

网络解释:

孔席墨突

  • 孔席墨突是一个成语,读音是kǒng xí mò tū,意思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孔席墨突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kǒng
    • 注音ㄎㄨㄥ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BNN
    • 五行

    (1)(名)洞;窟窿;眼儿:鼻~|毛~|这座石桥有七个~。

    (2)〈方〉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

    (3)(Kǒnɡ)姓。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AMH
    • 五行

    (1)(名)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的东西;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子|竹~|凉~。

    (2)(名)席位:联~|专~|列~。

    (3)(名)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议~|首~。

    (4)(名)成桌的饭菜:酒~|宴~|筵~|坐~。

    (5)(量)表示一定的量:一~话。

    (6)姓。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LFOF
    • 五行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 拼音
    • 注音ㄊ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WDU
    • 五行

    (1)(副)猝然;突然。

    (2)(动)猛冲:~围|~进。

    (3)(副)突然:~增|~减。

    (4)(形)高于周围:~出。

    (5)(名)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