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
拼音:yǎn yuè
注音:一ㄢˇ ㄩㄝˋ

偃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横卧形的半弦月。

泛称半月形。

·李林甫偃月堂

营阵名。

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

引证解释:

⒈ 横卧形的半弦月。

《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京房《易飞候》:“正月有偃月,必有嘉主。”

⒉ 泛称半月形。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寒兰荡》:“田畛细流,入池如偃月。”

⒊ 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

《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絶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鲍彪注:“偃月,额骨。”
《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

⒋ 营阵名。参见“偃月营”、“偃月阵”。

《新唐书·突厥传上》:“大将将兵,柄不得专,一曰为偃月,一曰为鱼丽,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愰骇之间,虏骑乘之。”
唐方干《狂寇后上刘尚书》诗:“纔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⒌ 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参见“偃月堂”。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岳侯追封》:“虽怀子仪贯日之忠,曾无其福;卒堕林甫偃月之计,孰拯其寃!”
宋林景熙《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之十:“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

国语词典:

半弦月。

如:「偃月营」、「偃月刀」。

网络解释:

偃月

  • 横卧形的半弦月。
  • 泛称半月形。
    • 1、浩淼烟波中,十七孔桥似长虹偃月横卧水面。
    • 2、陈氏春秋大刀,亦名:“青龙偃月刀”,是陈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一种,套路布局合理,上下呼应,左右逢源。
    • 3、我抄起明晃晃的青龙偃月大菜刀,直接奔鸡脖子砍去。忽然,我想起这么杀不对,急忙刹住刀势。幸亏我的杀鸡刀法到了收发自如的程度,要不然这削铁如泥的菜刀真砍下去,那就不收拾残局了。
    • 4、吩咐下去,命众弟子遵守本分,不得打扰这三人!嘱咐兴隆客栈掌柜生宽待,不得有误!此外,撤去偃月楼周围弟子,再叫彭三上来!
    • 5、蛾眉、翠黛、卧蚕、捧心、偃月、复月、筋点、柳叶、远山、八字。
    • 6、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AJV
    • 五行

    (1)(动)〈书〉仰面倒下;放倒:~松|~卧。

    (2)(动)〈书〉停止:~旗息鼓。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