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翳
拼音:bó yì
注音:ㄅㄛˊ 一ˋ

伯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伯益。

引证解释:

⒈ 即伯益。参见“伯益”。

《国语·郑语》:“嬴,伯翳之后也。”
韦昭注:“伯翳,舜虞官, 少皥之后伯益也。”
汉桓宽《盐铁论·结和》:“伯翳之始封秦,地为七十里。”
《后汉书·蔡邕传》:“昔伯翳综声於鸟语。”
李贤注:“伯翳即秦之先伯益也,能与鸟语。”
清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诗:“山经伯翳知,坤图怀仁説。”
钱仲联笺注:“伯翳即伯益,或作柏益,或作柏繄,一人也。”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RG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TDN
  • 五行

1.  用羽毛做的华盖。

2.  遮蔽,障蔽:荫翳。翳蔽。翳障。翳然。

3.  掩蔽物:“兵不解翳”。

4.  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翳。

5.  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