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
拼音:mù lù xué

目录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整理研究各种图书,概括它的内容和学术源流,确定类别,编制目录的学问。我国传统目录学始于·刘向刘歆所撰的《别录》、《七略》,后来作者代不乏人。

国语词典:

整理研究各种图书,包括内容、学术源流、分类、编制目录的学问。

网络解释:

目录学

  •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1、这些环境为目录学的发展提供了良的条件。
    • 2、史学自身的研究往往以史学编纂评论为主要内容,以目录学面目为形式。
    • 3、他还详细探寻了目录学的源流以及目录分类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并有所创见。
    • 4、中国古代私家目录从产生到发展直至兴盛,对中国古代目录学作出了不可或缺的探索与贡献。
    • 5、中国古代目录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除官修目录和史志目录外,也与私家目录的学术成就密不可分。
    • 6、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IU
    • 五行

    (1)(动)记载;抄写:记~|登~。

    (2)(动)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收~|~用。

    (3)(名)用做记载物的名称:目~|语~|同学~|回忆~。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