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ào zhèng |
注音: | ㄐ一ㄠˋ ㄓㄥˋ |
词性: | 动词 |
校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校正
(1) 进行校对,加以改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管理马匹的官。参见“校人”。
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
杨伯峻注:“襄九年《传》‘使校正出马’,则校正为掌马之官。 《周礼·夏官》有‘校人’,职掌与校正相同。”
⒉ 校书、正字二官名的连称。参见“校书”、“正字”。
引《新唐书·百官志一》:“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曰讎校精审,明於刊定,为校正之最。”
清褚人穫《坚瓠九集·官司俚语》:“如唐校书与正字,俸禄微少,皆孤寒英杰居之,至骑驴入省。而太祝奉礼……俸禄倍多,乃公卿子弟居之,衣马比校正颇轻肥。”
⒊ 校对改正。
引宋曾巩《<梁书目录>序》:“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为目録一篇。”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一碑之中,讹字之多已如此,安得一一校正之。”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重看校稿,校正不少,殊可嘉尚。”
国语词典:
考查改正。
如:「户口校正」。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校正
- 1、对写作中出现的错字、病句要逐个校正,切不可马虎大意。
- 2、我们学校正培育着建设四化的千军万马。
- 3、学校正面临着许多困难。
- 4、校正自己,永远比观察市场重要。
- 5、视觉里程计可以求取出准确的运动参数,从而可以利用这些参数对宽基线立体匹配中的立体图像对进行有效的校正。
- 6、论文中分析了仪器的误差,并画出了误差校正曲线,以达到提高了测量精度的目的。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o,jiào
-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校
- 五笔SUQY
- 五行木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正
- 五笔GHD
- 五行金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