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脱
拼音:xià tuō
注音:ㄒ一ㄚˋ ㄊㄨㄛ

下脱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下脱xiàtuō

(1) 向下滑

坐而下脱。——《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glide;let down

引证解释:

⒈ 欺骗;骗取。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平王无道,乃用贼臣之言,囚禁父身,拟将诛剪。见我兄弟在外,虑恐在后讐怨,诈作慈父之书,远道妄相下脱。”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见园无灾怪,即知须达出狂言。卿是忠臣行妄语,方便下脱寡人园。”

网络解释:

下脱

  • 下脱是病名。指子宫脱出。
    • 1、今既誓不还乡,既得从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卧浆、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谴有在,切宜体悉。
    • 2、其次,使药剂与落叶松材试件在常温加压和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脱脂实验,利用红外灯法考察常温和加热条件下脱脂剂的效能,选则较佳的脱脂剂种类。
    • 3、提出了各种吸附水、羟基在煅烧条件下脱附、缩合脱羟的机制。
    • 4、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 5、这些个人回忆让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存在的上下脱节状态在乡村和小县城是如何体表现出来的,也让我们看到变革时代制度衔接之重要,看到变革的循序渐进为何要顾及复杂的社会民众层面的种种因素。
    • 6、据了解,吴伯雄随行幕僚当时一度大感不悦,私下脱口“前线在打仗,后面在扯腿”,并指有人“状况外”。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UKQ
    • 五行

    (1)(动)肉去皮。

    (2)(动)(皮肤、毛发等)脱落:~发|~毛。

    (3)(动)取下;除去:~帽|~鞋。

    (4)(动)脱离:~党|~水。

    (5)漏掉(文字):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6)(形)〈书〉轻慢。

    (7)(连)〈书〉倘若;或许:~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