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ì sù |
注音: | ㄓˋ ㄙㄨˋ |
质素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质素
(1) 本质,素养
(2) 因子;成分
(3) 质朴
引证解释:
⒈ 谓其本色素朴,不加文饰。
引汉刘向《说苑·反质》:“孔子曰:賁,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
扬雄《太玄·文》“大文弥朴” 晋范望注:“木故称朴,朴而质素,故似不文也。”
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二幕:“俞实夫的住宅相当宽大的西式客厅,质素而具备着品格的陈设。”
引申为(1)文词平实。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及后汉鲁丕,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入高第。”
又《书记》:“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异;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綺。”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惟李杜古赋,词句质素。”
(2)有操守;俭朴。 《南齐书·刘善明传》:“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
《南史·循吏传·杜慧度》:“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其父子无嗜欲,自奉质素如此。”
⒉ 素质;固有的品质或性质。
引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炭也,铅也,金刚石也,此三者质素相同,而成形各异。”
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一般最流行的文学中,实含有很多缺点。概括讲来,就是浅薄,没有真爱真美的质素。”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他也富有实行的质素, 法国作家所常有的享乐的气息,在他的作品中是丝毫也没有的。”
柳青《狠透铁》:“他们说老汉精神上有一种先天的质素,使他嗅出异己阶级的味道。”
⒊ 古代刀名。
引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显显名世若舜之吴刀, 周之赤刀, 鲁之孟劳, 魏文帝之百辟。刀六名:灵宝、含章、清刚、扬文、质素、龙鳞。”
网络解释:
质素
- 1、虽然梅艳芳在上海站只演一场,但重本投资,制作认真,阿梅强调不是为赚钱,只求有优质素献给观众。
- 2、采后绿芦笋、豌豆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粗纤维、细胞壁多糖和木质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 3、针对沥青路面中木质素纤维不能再生、聚合物纤维价格高、玄武岩纤维需进口的缺点,研发出了碱性矿物纤维。
- 4、你对于连卡佛的员服务质素有何感想?
- 5、通过肥料的沙柱淋溶性试验,研究了以亚铵法制浆蒸煮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木质素肥料的缓释特性。
- 6、马鹿食物中粗蛋白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低于狍,可消化干物质的含量高于狍。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質
- 五笔RFMI
- 五行火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