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孙
拼音:zhú sūn
注音:ㄓㄨˊ ㄙㄨㄣ

竹孙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节上生的新枝。

引证解释:

⒈ 竹节上生的新枝。

宋苏轼《庚辰岁人日作》诗之二“不用长愁掛月村,檳榔生子竹生孙”自注:“海南勒竹每节生枝如竹竿大,盖竹孙也。”
宋范成大《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诗之二:“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元袁桷《泉南孙氏园亭》诗:“簷卜垂梔子,篔簹长竹孙。”

国语词典:

旁出的竹根,末端生竹,称为「竹孙」。

网络解释:

竹孙

  • 竹孙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ú sūn,意思是竹节上生的新枝。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sūn,xùn
    • 注音ㄙㄨㄣ,ㄒㄩㄣ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IY

    sūn

    1. 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xùn

    1. 古同“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