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程
拼音:fǎ chéng
注音:ㄈㄚˇ ㄔㄥˊ

法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法则;程式。
法规。
犹效法。

引证解释:

⒈ 法则;程式。

《吕氏春秋·慎行》:“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汉贾谊《治安策》:“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
宋王安石《尚书度支郎中葛公墓志铭》:“铸钱岁十六万,其所施置后以为法程,此公之为银铜坑冶铸钱也。”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先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

⒉ 法规。

汉刘向《说苑·至公》:“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 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⒊ 犹效法。

明陈烈《重刻<诚意伯文集>后序》:“集残缺矣,士君子有志用世明道,舍是何所法程哉?”

国语词典:

可为法则的程式。

  • 1、我已为你们中每一个民族制定一种教律和法程
  • 2、对各种模型进行了振动频率计算,并应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其地震反应。
  • 3、当前实用性较强的射线追踪方法,包括波前法,最短路径法,走时插值法,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等。
  • 4、在本文中完善地推导了纽马克—精细时程法的迭代公式。
  • 5、特别是在大规模数据的处理上,对原有的高斯消元法解方程进行了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处理数据的速度。
  • 6、采用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方法以及随机振动方法分析了拱桥在一维和多维地震激励下的地震响应。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KGG
  • 五行

(1)(名)规矩;法则:章~|~式(一定的格式)。

(2)(名)程序:议~|课~。

(3)(名)(旅行的)道路;一段路:启~|送你一~。

(4)(名)路程:里~碑|射~|行~。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