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糜
拼音:ròu mí
注音:ㄖㄡˋ ㄇ一ˊ

肉糜的意思

词语解释:

肉糜ròumí

(1) 煮烂成糊状的肉

meat gruel

引证解释:

⒈ 肉粥。

《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曰:“糜……粥也。”
宋陆游《闻杜鹃戏作绝句》:“劳君树杪丁寧语,似劝飢人食肉糜。”
清金人瑞《甲申秋兴》诗之二:“今冬无米又无菜,何不作官食肉糜。”
邹韬奋《经历》五九:“这话实际等于饥荒劝人吃肉糜!”

网络解释:

肉糜

  • 肉糜,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ròu mí,指肉粥。出自西晋惠帝司马衷的“老百姓既无饭吃,何不食肉糜?”。
    • 1、加入豆豉,用炒勺弄碎,这样和肉糜混合。
    • 2、加入豆豉,用炒勺弄碎,那样简易和肉糜混合。
    • 3、将兔骨制成食用骨粉,兔肉斩成肉糜,制成带骨兔肉脯。
    • 4、而且加料的选择余地也大,除了油条、肉松、榨菜,还有脆饼、肉糜、卤蛋、咸蛋、虎皮蛋……随便你点,随便你吃!”。
    • 5、但是关于海狸鼠胴体品质,肉质特性,营养成分,肉糜性质,产品加等一系列相应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 6、我已要了两只火鸡、一条羊腿、一些熟火腿和舌肉以及两磅牛肉糜

    字义分解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WWI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 拼音mí,méi
    • 注音ㄇㄧˊ,ㄇㄟ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YSSO
    • 五行

    1. 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乱纷扰)。

    2. 烂,碎:糜烂。糜躯(牺牲生命)。糜灭。

    3. 浪费:糜费。

    4. 姓。

    méi

    1. 不黏的黍(亦称“穄”):糜子。糜黍。糜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