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官
拼音:shù guān
注音:ㄕㄨˋ ㄍㄨㄢ

庶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各种官职。 2.百官。多指一般官员。

引证解释:

⒈ 各种官职。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
孔传:“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各以所宜,量材授任,则庶官无旷。”

⒉ 百官。多指一般官员。

《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采庶官之实録,辨时俗之得失。”
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庶官但赞拜,不宣名,不舞蹈。”
《明史·张津传》:“陛下延访大臣,而庶官不预,非所以明目达聪也。”

网络解释:

庶官

  • 庶官,汉语词汇。
  • 拼音:shù guān
  • 释义:1、各种官职。2、百官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AOI
    • 五行

    1.  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2.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