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
拼音: | yán guān |
注音: | 一ㄢˊ ㄍㄨㄢ |
盐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主管盐务的官员。始于汉代。
引证解释:
⒈ 主管盐务的官员。始于汉代。
引《汉书·王尊传》:“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汉武帝从豪强手中收回煮盐业,全国设立盐官。盐官多设在滨海地区。”
网络解释:
盐官 (秦汉时主管盐政的官署)
- 1、可见,盐官、铁官、官、水官皆置于郡县,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盐铁、手、水产等项进行管理和征税。
- 2、凡郡县出盐多者设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有多者置官,主税物;有水池及鱼利多的地方置水官,主收渔税。
- 3、知是盐神庙宇,这位盐官倡导“修复神祠”,“既讫,为文以祭于祠”,结果又现奇象当天大雨浸灌盐池,转日天晴,“池水皆凝为盐”。
- 4、当地的盐官长有权有势又有钱,俨然就成了土皇帝,这位盐官长姓王,所以老百姓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坐地王”。
- 5、五代时,蒋翊的后人蒋显,出任四明监盐官,住在宁波城内的采莲桥,其后代文人蔚起,成为甬上望族。
- 6、两淮盐税占当时税收的四分之一,因此对盐官的职责、选拔和任用、监督和考核、奖励和惩处极其重要。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鹽
- 五笔FHLF
- 五行土
(1)(名)食盐
(2)(名)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时一般为晶体;绝大多数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