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文主义
拼音:shā wén zhǔ yì
注音:ㄕㄚ ㄨㄣˊ ㄓㄨˇ 一ˋ
词性: 形容词

沙文主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沙文主义shāwénzhǔyì

(1) 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一种反动民族主义。因法国士兵沙文狂热拥护拿破仑用暴力向外扩张势力,所以把这种思想叫做沙文主义

chauvinism

引证解释:

⒈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潮。因法国士兵沙文 (NicolasChauvin)狂热拥护拿破仑一世的征服计划,鼓吹法兰西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主张以暴力建立大法兰西帝国而得名。后来,这种宣扬本民族利益至上,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和思想,被称为沙文主义。

国语词典:

起因于法国士兵沙文(Nicolas Chauvin)​盲目崇拜拿破仑的军功,遂自以为优越而鄙视其他国族。后用于指非理性而狭隘的爱国主义。今亦用于指狂热自大,极端本位主义者。如男性沙文主义、文化沙文主义。

词语翻译

英语
chauvinism
德语
Chauvinismus (S)​
法语
chauvinisme

网络解释:

沙文主义

  • 沙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侵略性的民族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产生于法国,因法国士兵沙文(Nicolas chauvin)狂热拥护拿破仑一世的侵略扩张政策,主张用暴力建立法兰西帝国而得名。它鼓吹法兰西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宣扬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在帝国主义时代,沙文主义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舆论工具。
    • 1、任何意愿或心思的扭曲,任何意识形态上的游移,任何古怪反常,任何沙文主义,都比如此持续地执意纠缠于提升自我更有价值。简·莫里斯。
    • 2、李光耀指责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试图推行“种族沙文主义”,使马来人在联邦内享有特殊的高等待遇,并在幕后煽动在新加坡的马来人反对新加坡自治邦政府。
    • 3、由于苏联后来走上修正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就意味着苏联的道德制高点的丧失,中国在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无奈地取代苏联走上了道德制高点。
    • 4、还有更的消息,科学研究显示,踢男性沙文主义者的屁股有助于消除橘皮组织。
    • 5、彻底的国际主义,绝对不会出现大国沙文主义,不留后门。
    • 6、除了“不懂礼貌”和“爱发牢骚”,还着重提出了法国人的“语言沙文主义”和“饮食沙文主义”作风。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shà
    • 注音ㄕㄚ,ㄕ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IITT
    • 五行

    shā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shà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zhǔ
    • 注音ㄓㄨ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GD
    • 五行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QI
    • 五行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