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草
拼音:jìn cǎo
注音:ㄐ一ㄣˋ ㄘㄠˇ

荩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状披针形,秋季开紫褐色或灰绿色的花,茎和叶可作染料。

引证解释: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状披针形,秋季开紫褐色或灰绿色的花,茎和叶可作染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荩草》﹝集解﹞引苏恭曰:“今处处平泽溪涧侧皆有,叶似竹而细薄,茎亦圆小, 荆襄人煮以染黄,色极鲜好,俗名菉蓐草。”

国语词典:

植物名。禾本科荩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状披针形,花呈白色或紫色。茎和叶可以做黄色染料,纤维可以造纸。

网络解释:

荩草

  • 荩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荩草Arthraxon hispidus(Thunb.)Makino的全草。全国均有分布。具有止咳定喘,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
  •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NYU
    • 五行

    1.〔荩草〕一年生细弱草本植物。生于山野地区,除供放牧外,它的汁液可作黄色染料,纤维可作造纸原料。

    2.忠:~臣。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