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治
拼音:gǎi zhì
注音:ㄍㄞˇ ㄓˋ

改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修改,改动。

犹改建。

引证解释:

⒈ 犹修改,改动。

《宋书·谢庄传》:“世祖入讨,密送檄书与庄,令加改治宣布。”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北本《寿命品》之三,佛説偈中有‘而与罗汉等’,《泥洹》作‘量与罗汉等’,南本亦然。则南本文字上之改治,亦稍有依《泥洹》者。”

⒉ 犹改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按桥西门之南颊文,称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

网络解释:

改治

  • 改治 ,读音为 gǎi zhì,汉语词语,意思是修改,改动,出自《宋书·谢庄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gǎi
    • 注音ㄍㄞ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NTY
    • 五行

    1.  变更,更换:改变。更(gēng)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

    2.  姓。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