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敕
拼音:tiē chì
注音:ㄊ一ㄝ ㄔˋ

帖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称"帖敕"。

引证解释:

⒈ 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称“帖敕”。

《南齐书·江祏传》:“祏兄弟与暄及始安王遥光 、尚书令徐孝嗣 、领军萧坦之六人,更日帖敕,时呼为‘六贵’。”
《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更直内省,分日帖敕。”
胡三省注:“帖敕者,於敕后联纸书行,所谓画敕也。”

网络解释:

帖敕

  • 解释
  • 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称“帖敕”。《南齐书·江祏传》:“ 祏 兄弟与 暄 及 始安王 遥光 、尚书令 徐孝嗣 、领军 萧坦之 六人,更日帖敕,时呼为‘六贵’。”《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更直内省,分日帖敕。” 胡三省 注:“帖敕者,於敕后联纸书行,所谓画敕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tiè,tiě,tiē
    • 注音ㄊㄧㄝˋ,ㄊㄧㄝˇ,ㄊㄧㄝ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HHK
    • 五行

    tiè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1. 便条: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1. 妥适: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3. 姓。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KIT
    • 五行

    (1)(名)皇帝的诏令。

    (2)(名)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