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坛
拼音:huáng tán
注音:ㄏㄨㄤˊ ㄊㄢˊ

黄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郊天迎气的坛坫。 2.道士所设的坛场。

引证解释:

⒈ 郊天迎气的坛坫。

《隋书·礼仪志二》:“后齐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所祀天帝及配帝五官之神同梁。”
宋周密《齐东野语·赵涯》:“理宗初郊,行事之次,适天雷电以风,黄坛灯烛皆灭无餘。”

⒉ 道士所设的坛场。

唐段成式《哭房处士》诗:“独上黄坛几度盟,印开龙渥喜丹成。”

网络解释:

黄坛

  • huáng tán
  • ㄏㄨㄤˊ ㄊㄢˊ
  • 黄坛(黄坛)
  • 1. 郊天迎气的坛坫。《隋书·礼仪志二》:“ 后齐 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所祀天帝及配帝五官之神同 梁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涯》:“ 理宗 初郊,行事之次,适天雷电以风,黄坛灯烛皆灭无馀。”
  • 2. 道士所设的坛场。 唐 段成式 《哭房处士》诗:“独上黄坛几度盟,印开龙渥喜丹成。”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7
    • 繁体壇、罎
    • 五笔FFCY
    • 五行

    (1)(名)土筑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2)(名)土台;多在上面种花:花~|草~。

    (3)(名)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

    (4)(名)口小腹大的陶器:酒~。

    (5)(名)指文艺界或体育界:艺~|丘~。